贾玲站在一个小小的活动舞台上,瘦得让人差点没认出来。曾经那个胖乎乎、笑起来满脸喜感的她,如今变成了一个瘦弱的女人,脸上还带着点疲惫。直到媒体报道,大家才惊呼:这真是贾玲?
她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?很多人还记得她在春晚舞台上,演小品时那股子让人捧腹的劲儿。她的笑声、她的动作,总能让观众乐得前仰后合。可现在,她却因为拍电影,差点把自己的好名声给毁了。
贾玲的起点并不高。刚出道时,她是个说相声的小角色。那时候的她还没“发福”,瘦瘦的,眼神里满是朝气。可相声这行不好混,尤其是对一个女演员来说。演出机会少得可怜,收入更是少到连饭都吃不起。好在她的师傅冯巩一直没放弃她,带着她四处跑场子,硬是帮她攒下了一点名气。
后来,贾玲终于搭上白凯南,登上了春晚的舞台。这对她来说是个大突破。可瘦弱的她站在舞台上,总觉得少了点“喜感”。她发现,自己的身材和形象在相声里并没什么优势。怎么办?她不想就这么混下去。
于是,贾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放弃相声,转行演小品。为了逗笑观众,她开始扮丑、搞怪。别人不敢演的彪形大汉,她二话不说就上了。那些夸张的动作、滑稽的表情,她演得毫无包袱。她的师傅冯巩看着都觉得心疼,可贾玲却说:“我就是要豁出去,才能让观众记住我。”
这一招果然管用。贾玲的“丑”成了她的招牌。她胖乎乎的样子,自带一种亲切感,观众看了不反感,反而觉得她真诚。她的小品一个接一个火了,综艺节目也找上门来。只要有她在,节目就少不了笑声。慢慢地,她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,春晚常客,综艺红人,事业顺风顺水。
可就在大家都以为贾玲会一直这么演下去的时候,她却突然宣布要当导演。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。演小品多好啊,干嘛非要去拍电影?更何况,她要拍的还是自己小品改编的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圈里人都觉得,这电影听起来没啥新意,风险太大。
结果,这部电影却成了现象级的爆款。观众不仅被逗笑了,还被贾玲的真情实感感动得泪流满面。电影票房一路飙升,贾玲也从“喜剧明星”变成了“票房导演”。有人说,她是靠着纪念母亲的题材赚了观众的眼泪。可不管怎么说,这部电影让大家看到了贾玲的另一面:她不仅会搞笑,还能讲好一个动人的故事。
按理说,贾玲这时候应该趁热打铁,继续演小品、上综艺。可她偏不。她一头扎进了电影圈,还宣布要拍第二部电影。这次,她更狠,直接放话:我要减肥100斤!为了新电影,她彻底“消失”了。不上综艺,不上春晚,连社交媒体都很少更新。直到电影上映,大家才知道,她真的减肥成功了,而且新电影又拿下了春节档的票房冠军。
可成功背后,争议也来了。有人说,贾玲瘦了之后不好看了,失去了原来的喜感。还有人觉得,她减肥就是为了炒作电影,赚票房。面对这些议论,贾玲没多解释。她只是淡淡地说:“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,不管别人怎么看。”
回过头看,贾玲这一路的转变,其实是从没停下过对自己的挑战。早年学相声时,她没钱没资源,硬是靠着坚持熬了出来。演小品时,她放下偶像包袱,扮丑搞怪,只为让观众开心。拍电影时,她顶着质疑和压力,愣是拍出了两部票房大卖的作品。她的故事,就像咱们身边那些不服输的普通人:遇到困难,咬牙往前冲。
贾玲的减肥,也不是为了迎合谁。她在采访中说,自己从小就喜欢运动,只是以前为了角色需要,才一直保持胖胖的形象。这次减肥,是为了新电影的角色,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。数据显示,她在三年里减掉了近100斤,体脂率从高点降到了健康范围。这不是随便说说,而是实打实的努力。
从相声到小品,再到电影导演,贾玲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。她的成功,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那种不怕失败的勇气。有人说她变了,有人说她不该转型。可对贾玲来说,人生不就是得不停试着往前走吗?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:不管多难,只要敢拼,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
你觉得贾玲接下来会带来什么新作品?她的转型之路,是不是也让你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某个决定?
倍顺网配资-倍顺网配资官网-配资大全-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