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为汽车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网易汽车7月15日报道 吉利的战略转型,迅速坚决。7月15日,吉利控股集团宣布重大战略举措,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(0175.HK)与美股上市公司极氪智能科技(NYSE:ZK)正式签订合并协议。
这不仅是两家公司资源的整合,更是吉利控股集团深化《台州宣言》精神、回归“一个吉利”战略的关键落子,旨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、电动化浪潮中构建更强大的竞争力。
打破壁垒,追求“1+1 〉2”协同效应
吉利极氪合并的核心逻辑,直指“效率”与“合力”。
公告明确指出,此举旨在打破两家公司独立上市可能带来的资源分散、重复投入与潜在竞争。通过将极氪整合进吉利汽车这一更大的上市平台,双方将在研发、供应链、制造、销售网络及全球市场开拓等核心领域实现“全方位深度协同”。
根据此前推算,整合后的吉利,将力争实现数以10亿元的研发降本和几十亿元的采购降本目标,并力争实现整体效益超5%,研发效率、管理效率及营销效率达到15%-20%。
对专注于豪华智能电动市场的极氪而言,合并意味着获得母公司更雄厚的财务资源、更低的融资成本以及庞大的产业链和全球化布局支撑。这将为其在产品研发、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上的高强度投入,提供“更坚实的后盾”,提升其发展天花板。
同时,合并后的吉利汽车,也将形成更完整的产品与市场矩阵。吉利将在主流市场的根基与极氪在豪华智电领域的优势相结合,实现对从燃油、插电混动、醇氢电动到纯电的全动力形式覆盖,以及从主流、中高端到豪华市场的全方位布局,增强其在整个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。
股东共赢,共享未来红利
此次合并方案考虑了不同股东诉求,极氪股东拥有“选择权”。
具体来说,极氪股东可选择接受现金对价或置换为吉利汽车股份。这种灵活性尊重了股东在流动性偏好和长期价值判断上的差异。
无论是选择现金退出的极氪股东,还是持有吉利汽车股票的股东,都将受益于合并后释放的“协同效应红利”。整合带来的研发、采购、制造、管理等方面的成本节约,以及运营效率提升,也将直接提升合并后实体的盈利能力。如果极氪股东换股,即可以直接成为吉利汽车股东的一份子;吉利汽车股东则通过纳入高增长性的极氪资产,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和未来成长预期。
同时,公告特别强调,此次合并与部分中概股“退市即解散注销”的模式截然不同。通过私有化极氪并入持续运营且实力更强的吉利汽车上市平台,为极氪股东提供了可持续的价值承接,而非投资终结。
践行《台州宣言》,打造长远竞争力
吉利控股集团将此次合并视为《台州宣言》精神的深化实践,是回归“一个吉利”战略的关键里程碑。
合并旨在深度落实宣言中“杜绝重复投入”、“提升整体竞争力”的要求,通过消除内部资源浪费,实现高效配置,强化集团在智能化、电动化、全球化赛道上的整体作战能力。
吉利在公告及高管表态中,也多次强调“负责任”的企业信条。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表示,合并将“开创多赢局面”,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称其为“吉利汽车更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”。此次合并,也是吉利着眼于集团长远利益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定力的体现。
同时,合并还可以提升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的吸引力。 而整合了从大众到豪华、覆盖全动力形式、拥有强大技术生态(如亿咖通科技、时空道宇等)和全球化布局的“科技吉利”,也为资本市场描绘了更清晰、更具吸引力的长期增长逻辑和广阔的“上行空间”。
写在最后:
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,是中国车企集团面对行业百年变局主动求变、优化内部结构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典型案例。
直面大集团内部资源协同难题,追求规模效应与运营效率最大化,吉利汽车强化了在电动智能赛道(尤其是高端市场)的竞争力,打造了更完整、更有战斗力的品牌和产品矩阵。同时,合并方案设计也兼顾股东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。双方的合并,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,已从单一产品或品牌层面,升级为涵盖技术生态、产业链整合、全球布局的体系化能力竞争。
若此次合并能顺利落地并有效整合,“大吉利”这艘调整航向、集中火力的航母,也将在全球汽车产业尤其是风起云涌的智能电动战场,形成更强的战斗力。
倍顺网配资-倍顺网配资官网-配资大全-场外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